© 内含子|Powered by LOFTER
图在子博客,like都清空了,我自闭了

“原初的穹宇是寂静的。”灵长如是说。天圆地方为宇,古往今来为宙,然而正是在无尽的寂静中绽放出了灵长之花。广博无尽中,本是随机排列着的数百亿微尘,如今却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,随着人的思考而流动着。在这场电荷的洪流中,我们却也思老着那些电荷本身。
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:“生命是负熵。”说得通俗一点,生命即是一种将“无序”转化为“有机与和谐”的存在。而要维持这种有序,则需要不断地摄入能量。这能量从哪里来?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。带给我们温暖的太阳,它的能量便来自于物质的“凭空消失”。
经过有些艰涩的说明,我们只需明白一点:我们生命每存在一秒,都意味着远方一粒微尘的“消失”。它并飞燃为灰烬,而是完完全全消失,不复存在。宇宙为了产生灵长,不惜消耗大量“燃料”,甚至使一些地方变得更荒凉,得到的结果却只是“在我们身体之内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,一切更加有序”罢了。
不得不说,我们“生命”作为一个系统,其效率是十分低下的。
而作为现代的人类,我们最珍重的便是“效率”。起初,我们使用工具,自从那时起,便自命为“智慧”;而后,我们制造机械,将一切变得更有效率;再之后,我们达成的理性的体系,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与精密的计算,将每一种机械的效率都提升到最高。而如今,人类不仅建造机械,还探求社会与经济的规律,渴图掌握它们。理性带来的效率,是人异于野兽之最大的骄傲所在。
然而这并不是自然所选择的方式。数年之前,科学家便开始用计算机模拟生命,他们将至今所知的一切生理规律都编码为程序,动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。然而时至他们仍未再现生命--哪怕是支原体这个世上最简单最小的单细胞。在惊叹于大自然之神奇的同时,我们不禁想到了那个已深入人心的进化论。
自然如何编码生命呢?她并不撰写。生物进化的基础是“尝试所有可能”,接着再选择在当时最为优秀的一个。或许可以说是“杀不死我的,只能使我变得更强。”这种残酷的选择带来了发展,但这种发展却是建立在大量失败实践上的,生命每进化一步,都意味着百千“不合格品”的死亡。踩在尸体上的前进, 会耗散多少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?它无效率,也深陷混沌,无理性可言。
自然的另一“愚昧”之处还在于它不考虑长远。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,这里的“适”指的是适应当下。很多不能适应环境的生命被淘汰了,然而,它们很可能适应未来。它们体内蕴含的价值被大自然毫不留情地抛弃掉了。这不禁让人想到少年卖沉香的故事。少年挖到了沉香拿到市场上去买,因为无人问津,他便将昂贵的沉香烧成木炭荬,事后发现时采才追悔莫及。也许在生物进化史上曾出现无数“沉香”,而我们灵长,只是碰巧存活的“木炭”罢了。比起沉香,木炭可以更好地适应“市场”这一环境,而它又恰巧来到了“市场”,因此得到了存续。但自然,不为失去宝物而哭泣,她继续盲行。
人类聪明得过分了。他们掌握着理性这把万物的钥匙,洋洋得意。“效”之风暴自近代从西方渐作,而后蔓延至整个星球。但原本,东方的本土文化是偏向经验主义的。他们并不擅长探究世界本原,也不擅长革新。数千年造出农犁,又数千年造出织机。倘若了解力学知识,发明工具又需多久?但比起古代技术,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却常常出问题。给瓜果施的是毒物,给大气添的是毒霾,诸如此类。当初我们造福自身时,为何总是无法考虑周全呢?因为我们变革得太快,等不及信息的反馈,在弊病暴露时已再无退路。
天气为何不能精确预测?完全理性的,遵循效率的行为可能会因为参数的偶然改变而完全崩溃。无论是天气还是生物界,人类社会都是一个混沌的系统,是无法得知精确的未来的。我们越追求精密,只能造成误差更大。没有任何社会制度可以一劳永逸,没有任何人生规划完全如愿得偿。分析与计算的笔,已经死去了。尝试着迷雾中的可能性,苯拙,蒙昧,行动迟缓,代价巨大。如是,死灰作灵长。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这是我抱着写科普说明文的态度写出来的四不像文章。请也用看待小学生作文的心态来看待它吧。
观点也许不太能得到认可。
文章里有很多知识性错误,欢迎巨巨们指正。